回顾11月份钢市,上中旬经历快速大幅下跌行情,下旬企稳。受政策对煤价管制以及大宗商品降温,钢市在恐慌情绪中开启探底之路,多个钢种价格跌回到3月份水平。但随着地产贷款政策的边际调整,市场普遍认为政策底已现,在期货反弹修复基差情况下,现货跌势减缓。进入12月,钢厂密集推出冬储政策,在供需两弱格局大局下,时间、天气、供求、政策、资金等因素影响,市场迎来博弈新阶段,行情波动难免加大。
一、价格表象:11月所有黑色品种都出现较大跌幅
数据来源:产研学社但目前价格水平,除了铁矿石低于去年同期外,其他品种都高于去年同期。由于去年11月钢市行情启动上涨,目前螺卷价格较去年11月底高13%-15%水平。 总体上,11月现货价格强于期货,同时基差率全月维持高位。
数据来源:产研学社数据来源:产研学社二、供需双弱:本质是减碳下去产量和需求调整
1、全年完成粗钢产量比去年下降呈定局
随着钢厂减产明显,供需矛盾相对有所缓解。至11月底,有望完成全年粗钢压减目标,大概率同比下降万吨之上。如果限产不放松,持续到明年3月底,则供给对后期钢价仍有较强支撑。随着年内粗钢产量平控目标提前完成,而钢厂利润随着钢价的回升以及原料价格的下跌大幅修复后,12月份钢厂或出现部分复产,钢材产量将出现小幅反弹,铁矿石开始走复产逻辑,提前开启反弹。但产量能否恢复增长,一方面看限产政策,另一方面看利润驱动。
数据来源:钢联产研学社数据显示:
年10月,全国生产粗钢.0万吨、同比下降23.30%,日产.90万吨/日、环比下降6.07%;生产生铁.0万吨、同比下降19.40%,日产.32万吨/日、环比下降6.43%;生产钢材.0万吨、同比下降14.90%,日产.19万吨/日、环比下降3.43%;1-10月,全国累计生产粗钢8.77亿吨,同比下降0.70%、累计日产.50万吨、同比下降0.37%;生产生铁7.34亿吨、累计同比下降3.20%、累计日产.47万吨、同比下降2.88%;生产钢材11.22亿吨、累计同比增长2.80%,累计日产.19万吨、同比增长3.14%。
年10月全国钢筋产量.7万吨,同比下降20.6%。
但在采暖季限产以及冬奥会的影响下,预计产量反弹空间有限。
2、需求下跌主要源自地产风险
10月房地产投资和房地产新开工面积增速降至近年来新低,出现了加速下滑现象,引发市场需求担忧。近期土地市场降温明显,主要表现在土地出让金、流拍率、溢价率三个方面,国有房企成拿地主力。11月10日后在银行间市场开展债务融资的房地产企业均为央企及地方国企。行业景气度大不如从前。12月份,此前地产融资收紧政策在逐渐纠偏,随着近期居民按揭贷款边际改善,年底房地产市场或有所回暖,宏观预期将逐渐修复。只不过,地产资金缓解多是新钱还旧债,对拿地和新开工影响有限。
数据来源:WIND产研学社3、市场成交处于低位,淡季特征明显
截止11月25日钢联数据显示五大品种周产量下降7.13万吨,厂库社会分别下降13.82万吨和43.53万吨,表观消费增加8.57万吨。其中螺纹产量增加1.67万吨,热轧产量下降10.36万吨,螺纹热卷总库存分别下降45.97万吨和2.12万吨,表观消费分别增长13.12万吨和下降9.17万吨。但从全月数据来看,建材成交量多数维持在20万吨以下,同比大幅下降。与去年11月份钢市行情启动相比,一涨一跌,十分明显。
数据来源:钢联,产研学社4、库存:未见明显累库信号,但仍高于去年
11月最后一周,五大品种社会库存.69万吨,环比减43.49万吨。螺纹钢社会库存较去年同期低8万吨,热卷社会库存较去年同期高4万吨。厂库库存总体高,螺纹库存较去年高30万吨,钢厂仍面临较大库存转移压力。
数据来源:产研学社数据来源:永安期货产研学社5、利润由低到高的恢复
由于钢价快速回落,钢厂利润一度下降,但随着原料继续下跌,钢厂利润又恢复到高水平。螺卷吨钢毛利甚至达到元左右。
数据来源:产研学社三、宏观政策下的调整:下行压力下的稳经济
11月以来公布的宏观数据总体向好,多数指标环比改善,反映了“保供稳价”初见成效、工业品高价对下游需求挤压的缓解以及短期疫情约束减退等因素的影响,但从绝对水平来看各项指标仍较上半年有较大差距,尤其是房地产下滑较快,出现了从贷款、房地产融资等多方面局部放松的情况。稳增长信号渐明,财政方向的信号逐渐转向积极,年底发债,“宽货币”政策,以及大基建,仍让市场看到一些希望。
由于利润仍集中在上游,防止下游成本压力过大,保持上游保供稳价,仍是重中之重。
四、冬储——12月份提早到来
去年冬储多数都赚到钱,今年冬储有一定不确定性。今年冬储仍要考虑几方面因素:
首先主要是钢厂的政策。因为冬储是钢厂主导,不论价格高低,每年冬储的成本都不一样,但钢厂政策是否合适,对盈利有很大关系。比如结算方式,现在很多钢厂采取后结算方式,一但来年行情下滑,钢厂给予适当追补,从而贸易商有保障,敢于去储。
其次是价格,当前价格止跌企稳,是不是底目前判断尚早。但螺卷价格水平普遍较去年同期仍高13%-15%,成本上来说,高于去年。
第三是预期,明年需求季节性恢复是3月份以后的事,能不能走好,主要看供需平衡关系。供给方面,今年粗钢压减超目标完成基本成定局,明年是否压减,压减多少尚不确定。需求上,房地产市场复苏是个慢过程,供需关系仍有双弱可能。
第四、时间因素,今年春节早,冬储政策也较往年早。1月20日-2月20日这段时间基本无需求,压资金。
建议:
当前钢厂利润仍然较高,螺卷毛利在元左右,螺纹钢厂库库存高于去年同期,冬储应该比去年要谨慎一些。或者春节后再储。
五、12月份钢市面临复杂博弈
钢厂利润得到修复后,在房地产需求预期改善的情况下,钢厂复产积极性将得到提高,另外随着钢企粗钢压减任务完成,部分钢厂为维持明年产量份额,大概率将会陆续复产,但北方地区的采暖季、冬奥会叠加阶段性的重污染应急响应,限产仍会是常态化,供给增加仍面临不确定性。
由于今年春节较往年提前,进入1月份假期较多,实际交易日较短,如果真正有行情,也是以12月份为主,1月份中旬之后进入有价无市阶段。
市场利多仍然以产量下降,供给收缩为主,同时配合房地产局部宽松,政策底,修复预期增强。此外,年底宽货币、稳经济宏观政策,仍对市场有提振。利空因素主要主要是需求差、房地产复苏缓慢,天气、政策、以及资金等问题停工时间长。同时成材也要注意短期复产冲动带来的供给压力。
六、总结
总之,12月份进入复杂的市场博弈。资金方面,面临01合约距离交割月越来越近,而1月又逢春节,现货不跌,期现继续收基差。现货方面,冬储行情启动,钢厂、代理商及贸易商开始冬储操作,远期期现合同兑期,资源不平衡和成本博弈加剧,行情也不具有稳定性。供给方面,面临12月钢材产量翘尾增长风险与北方冬奥、秋冬限产施压,长期是碳中和下新的减产任务,供给有一定扰动。需求方面,天气、环保停工、及其他因素停工期较长,3月份之前需求难有实质性增长。此外宏观上还要注意经济下行压力和稳经济措施,房地产下行与政策底、局部宽松的预期,以及外围通胀和加息的需求等等,这些因素错综复杂,在12月份会更加明显。
因此,12月份钢市行情不会趋势性上涨或下跌,反弹中有回落,下跌中有反弹,反复震荡中前行。预计价格重心较11月底有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