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材市场分析

据监测,近期的国内钢市,可谓三大负面因素齐集,一是成交不佳;二是钢材期货市场弱势震荡;三是钢厂产量再创新高。现货钢市内商家的持续拉涨热情被浇灭,大家已把“出货”放到首要位置。多数地区的钢价出现了持续下滑。但值得注意的是,即使钢价回落,市场成交并没有好转,这对市场的信心产生了较大的打击。外加临近月底,商家资金压力开始趋于明显,也对钢价产生了一定的抑制。

虽然3月份随着国内钢价由降转升,重点钢铁企业盈利逾20亿元,冲淡了前两月巨亏的影响,但铁矿石价格也在连续回落5个月后,再度呈现上行趋势。目前已突破美元/吨,较低谷时回升近20美元/吨。

分析师认为,国内钢市短期内将继续处于调整期,钢价将弱势整理。从基本面来看,春节过后,供给减少、成本推升、库存偏少等等因素,成为钢价上涨的主要动力。但钢价上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成交的释放,再加上3月份以来国内粗钢产量大幅攀升,甚至创出日均产钢量的历史新高,而下游需求并未同步跟上,钢价下跌就是必然的,也是必要的。

库存狂跌,如何是好?

据库存调查统计,截止到年4月20日,全国26个主要市场五大钢材品种(螺纹钢、线材、热轧板卷、冷轧板卷和中厚板)社会库存量为.3万吨,较前一周下降38.7万吨,库存连续九周下降,库存下降继续加速。不过,与去年同期相比(年4月22日),总库存高出.8万吨,螺纹钢和线材总库存更是比去年同期高出万吨,增幅均继续扩大。

进入4月份,国内钢材社会库存下降速度有所加快,连续两周下降超过30万吨。但与去年相比,库存下降幅度仍然偏慢,经过连续九周下降之后,总库存仍然高达万吨,而去年九周下降之后,钢材总库存已经在万吨。

产能进入全面过剩期,“去产能化”能否成趋势?

今年第一季度,钢铁业实现净利润为负10.34亿元,是新世纪以来的首次全行业亏损,也是全国工业利润降幅最大的行业。

5年来,我国钢铁业产能迅速扩张。年我国粗钢产能不过5.5亿吨,如今已经达到9亿吨。而根据钢铁“十二五”规划,我国的粗钢需求量峰值不过7.7亿吨至8.2亿吨。

专家认为,“去产能化”将成为钢铁业的未来趋势。这包括落后产能淘汰、加快兼并重组和完善行业退出机制等。

面对现如今的市场行情,每个业内人士都是痛心疾首的,每个人都各抒己见,虽然显得有些混乱,但是每个人的出发点是不用去怀疑的。钢企网资讯中心对此认为:就目前来看,4月份支撑价格稳中上行的基础仍较为薄弱,不足以带动行业出现大的改善。因为需求没有明显释放,钢厂粗钢日产量却持续攀升,抑制后期钢市回暖。4月份的钢市很大程度上是由钢材供需的匹配程度来决定。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经历的多了,路也就自然得像是路了。谨此,无他寥表钢市之忧思。

近年来,随着钢铁生产行业兼并重组的不断推进,中国钢铁产业集中度正在逐步提高,但下游用户分散、钢材品种规模繁杂、国内贸易货款拖欠、钢厂售后服务欠缺等四大问题仍然普遍存在,所以,钢铁物流贸易的蓄水池功能、稳定生产功能、订单集成功能、售后服务功能、融资垫资等功能在工业产业链中仍将发挥重要作用,而且由于国内钢铁产能的不断扩大,市场竞争非常激烈,钢铁物流贸易在市场销售环节将会变得更加重要。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20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