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流浩荡,奔竞不息。
这是一张宏伟壮丽的梦想蓝图。
这是一曲激情澎湃的昂扬战歌。
这是一段波澜壮阔的光辉岁月。
走过铁水奔流、钢花璀璨的火红岁月,来到乘“智”而上高质量发展的新马钢,历史和未来在此处碰撞,传统和创新在此时融合,迸发出耀眼的光芒。
近年来,围绕“集中化、无人化、少人化”等智慧制造技术典型应用,马钢各单位在发展进程中不断推陈出新,积极推广使用工业机器人,切实提升安全水平,在智慧制造方面取得了实实在在的进步。
如今的马钢,正插上智慧的翅膀,卷起智能制造这股巨浪,厚积而薄发。大江之畔,这座历史悠久的“钢铁城邦”里,“智”潮奔涌,“新”风蔚然。
从“手”控到“智”控
凤凰涅槃获新生
在特钢公司高速线材生产线成品库区,灵活的机械臂不停舞动,繁忙的天车来回穿梭吊运,一辆辆载着线卷的货车有序出库。但定睛细看,轧机操作台里、天车驾驶舱内,甚至就连地面库区也看不到一名工作人员。
▲马钢特钢
“现场发生这样的变化,都要归功于智慧制造重点改造项目——高线无人天车智能平面成品库的建成投运,自它投运以来,我们现场操作维护人员减少了18人,这是以前根本无法想象的。”特钢公司高速线材生产线行车技师宋勇介绍说,高线无人天车智能平面成品库有效打通了产线与物流间的信息瓶颈,其系统信息准确率为99.99%,有力保障了天车运行的安全稳定高效,不仅从根本上改变原有库区人员效率低、劳动强度大等状况,而且避免了人工作业带来天车频繁启动、停止、稳钩等动作,预计可降低设备能耗30%以上。
这条曾被誉为“中国高线摇篮”的马钢高速线材生产线,在上世纪80年代成为当时国内外最先进、轧制速度最快和国内唯一的优质高速线材生产线。
星海横流,岁月成碑,后来随着越来越多“后起之秀”的崛起,更多新产线登上高速线材的舞台,而这位初生代的“老前辈”在经历漫长的时间磨砺积淀后,不断升级改造,不断自我超越,如今再一次向世界展现属于他历久弥新的独特魅力,凭借智慧制造重点改造项目,马钢高速线材生产线率先填补了国内高速线材无人天车智能平面成品库的空白,再一次走在了行业前列。
像这样“旧貌换新颜”“重回巅峰”的产线在马钢厂区近些年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筚路蓝缕,玉汝于成。这些功勋卓著的“前辈”们,充分汲取新时代的智慧“养分”,与时俱进,奋力蓄势突破再谱新篇。
通过智慧制造倒逼,对流程进行系统性改造,大大提高了劳动效率、资产效率和管理效率。
▲马钢运营管控中心
通过大数据分析和数据挖掘,大大提高了现场管理、精益运营和用户服务水平,直接提高了产量、质量,降低了成本。
通过数字技术、5G智慧控制,有力引导多专业、全工序深度协同,催生基层组织快速变革和技术创新。
通过信息化数字化的高效运用,催生同一种管理语言,加快了协同管理的形成。
近年来,马钢聚焦智慧化、信息化改造,生产厂部精简21%,厂部管理机构精简45%,分厂精简50%,作业区精简52%,越来越多的自动化设备“报到上岗”,越来越多的产线实现了“无人化”管理;与人员精简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年全年实现营业收入亿元,利润总额超百亿,创历史最好水平,炼铁炼钢产线屡创日产新高,马钢正沿着“高科技、高市占、高效率,国际化、生态化”的战略路径,跑出高质量发展的“加速度”。
从制造到“智”造
而今迈步从头越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站在马钢运营管控中心由96块屏幕组成的巨型显示屏前,答案就藏在眼前无数跳跃着的实时动态数据中——生产指令从这里精准下达,现场实况在这里尽收眼底。
如果说产线高炉的机械化和自动化解放了“钢铁巨人”的双手,那么运营管控的智慧化和信息化就是赋予了其智慧的大脑。
“市场竞争的关键在效率。过去打电话、看报表,耗时不说还容易出错,现在都是‘信息跑’、实时看,内容全在屏上、一目了然!”宝武马钢股份制造管理部副部长周全说,对生产状况的实时把控,让管理决策更加精准高效。“一个最典型的例子,高炉出铁需要铁水罐车装运。通过大屏实时掌控动态信息,铁水产量不断攀升,铁水罐周转率也明显上升,利用信息化管控平台就能做到精准高效调度。”
放眼整个马钢厂区,智慧制造正在彻底颠覆人们对传统钢铁企业的刻板印象。围绕全流程、全工序、全要素、全集成,马钢以无人化、集控化、一键化、可视化为目标,以区域集中管控、现场智能装备应用、无人化作业场景等为重点,通过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5G、AI等新技术应用,将传统冶炼单元转型为装上“智慧芯”的钢铁自动化制造单元。结合生产实际,马钢以管控中心、智控中心建设为核心,建立高效协同的管控机制,提升现场自动化水平与智能装备应用,为“钢铁巨人”插上智慧的“翅膀”。
运营管控装上“智慧脑”,技术创新全力加“数”跑,在精准高效的管理体制支撑下,一批批新技术、新产品在马钢诞生。
▲马钢车轮
“我们可以生产出‘会说话的车轮’,实现产品单件跟踪和全生命周期管理,每个车轮都会有一个‘健康码’,就像车轮的‘身份证’,一扫就可以看到产品的全部信息。”说起车轮三线的智慧化改造情况,马钢交材安全管理部、制造部部长张磊满脸自豪,马钢的车轮被应用在上海、南京、杭州、合肥等长三角多家城市轨道交通多条线路的1.1万余辆车上,已经累计使用车轮约9万余件。
产品科技含量越来越高,产品质量越来越好,创新推动实力升级,为了实现从“制造”到“智造”,马钢的脚步从未停止。
▲宝武马钢交材南区机械臂自动化加工车轮现场通讯员徐亮摄
党的十八大以来,马钢不断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加速产品升级、产业链延伸、国际化经营,致力破解“卡脖子”难题,催生出一系列技术创新成果。27项新产品实现首发,超低温韧性热轧H型钢、中国标准地铁车轮全球首发;重型H型钢产品一枝独秀,出口夏威夷;马钢高速车轮驶入德铁;重载机车齿轮钢产品高速奔跑在兰新线,马钢品牌愈发闪亮。于年6月正式挂牌成立的中国宝武中央研究院马钢技术中心,依托2个国家级创新平台、4个省级创新平台,马钢积极开展国家及省级各类科技项目申报,近三年参与、承担政府科技项目27项,年马钢在研政府科技项目13项,14项科技创新成果获省、行业奖项。
从“盆景”到风景
星星之火可燎原
被誉为“最强大脑”的马钢智园建成投用,南山矿无人驾驶矿车驶入百年矿山,5G为原料运输的全过程装上了智慧化的“眼睛”……
在这片“闪耀着科技蓝和生态绿”的沃土上,马钢集聚了大量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最新应用成果,由数字化、智能化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产生的一连串“化学反应”,令人欣喜、震撼不已。
▲马钢交材环冷炉机械手
矢“智”不渝,有“智”者事竟成。自年以来,马钢通过对标宝武成熟做法、试点应用等推进形式,采用平台化的思维,打造运营管控中心,构建炼铁、炼钢、热轧、冷轧、交材等智慧工厂,努力实现智慧工厂的管控“AllInOne”,为后续机制变革、大数据中心建设等创造条件,支撑起“一总部多基地”管理模式。
年,马钢“乘胜追击”,按照“云-边-端”工业互联网理念,再造扁平化智慧制造新IT架构,又重点部署一批智慧制造重点项目。其中年6月30日上线的马钢整合融合信息化项目“一键切换”更是重中之重。该项目涵盖宝武集团管控等42个信息系统,涉及财务、销售、采购、生产、设备、能环、工程项目等马钢全业务领域。历时15个月,完成三年任务,实现了同步覆盖数量最多、覆盖进度最快的目标。这也是宝武系内首家经营管理类系统和产销系统同步切换上线的项目,开创了宝武先河。
▲长材事业部智控中心
云程发轫,万里可期。“从制造到‘智’造,从经验到规范,我们正在努力把马钢智慧化的‘盆景’连成‘风景’,用‘智慧’书写出一份高质量的‘马钢答卷’。”宝武马钢负责人表示,年,马钢将从“点、线、面”维度,夯实“四个一律”基础,构建“一总部多基地”管控模式,提升全要素生产效率,迈向跨产业、跨空间、跨人机界面的互通融合的智慧制造2.0阶段,形成低碳、绿色、智慧的钢铁工业大脑。
文/记者吴衡通讯员张少华罗继胜
图/通讯员罗继胜於凤麟王品超
视频胡乾亮
原标题:《“我们可以生产出‘会说话的车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