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11月,北方气温日益下降,终端企业施工难度加大,市场需求明显缩减,北材南下随之拉开序幕,但由于各方因素扰动,近年北材南发广东难度逐渐加大、总量也呈现下滑趋势。具体情况如下:
10-11月北方螺线南下情况
10月北方螺线实发广东省32.3万吨,11月北方螺线计划发往广东省57.5万吨,月环比增加25.2万吨,增幅78.01%。
从表1数据来看,除去个别钢厂因集团排产原因外,11月北方钢厂建筑钢材资源南发量有有明显增加,且增幅相对较大,主要原因在于,进入11月,北方气温明显下降,工地施工困难,当地市场建筑钢材消费量对比往常有明显缩减,季节性北材南下陆续启动。(本次调研样本为9家钢厂,数据为同口径对比。)
近年北材南发总量重心下移
(数据来源:钢联数据)
从上图可知,每年北方螺线至广东省投放量基本都呈现“V”形走势,因北方冬季时间长,市场基本无法出货,每年9月-次年3月份是北方资源南发高峰期,3月-9月因北方气温上升,需求好转,当地市场建筑钢材消化能力随之提高,北方材南发量呈现缩减趋势。
从趋势来看,近两年北方螺线至广东的投放量重心有所下移,呈现下滑趋势,高低点间距缩小,北方资源南发总量相对有所减少。主要原因在于:
一、南北价差收窄,北材南下利润缩减
(数据来源:钢联数据)
从区域价差来看,截止本月7日,广州(剔除磅差)与沈阳、北京市场主流螺纹钢价格价差分别为元/吨、元/吨,月环比分别扩大0元/吨、90元/吨,
近几年因雄安新区建设,北方市场对建筑钢材需求有所增量,对北方市场现货价格有一定支撑,南北价差有收窄之势。
从图2可看出,对比前几年,近年南北价差主要呈现波动幅度小、高低间距小、价差整体缩小等特点,价差缩小直接导致北方资源南发利润收缩,北方钢厂南发资源积极性降低,更倾向于区内消化,在很大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北材南下总量的扩张。
二、卷螺差异常,螺纹价格上涨难度大
(数据来源:钢联数据)
从品种价差来看,截止本月7日,广州市场热轧板卷与螺纹钢现货价差为-元/吨,月环比收窄元/吨,年同比扩大元/吨,对比今年内最高值(元/吨-年3月7日)扩大元/吨。
从图3近两年广州卷螺现货价差趋势变化来看,从前期卷强螺弱的整体表现,逐步转向卷弱螺强状态,而卷螺价差也持续收窄至倒挂。
其一,热卷价格处于低位,在其未见明显反弹之前,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螺纹价格上涨;
其二,因二者成本相差无几,在卷螺价差倒挂的情况下,部分钢厂生产热卷积极性明显低于螺纹钢,在此趋势下,螺纹钢来自供应端压力比热卷大,上涨难度大。
因此在螺纹钢价格表现不佳的情况下,北材南下难度随之加大。
三、本地建筑钢材消化能力减弱
(数据来源:钢联数据)
10月份广州20家建筑钢材样本贸易商日均成交量为35吨,月环比减少吨,年同比减少吨。从图4趋势线可知,近一年广州市场建筑钢材现货日均成交量整体呈现下滑趋势。
从房产数据来看,年1-6月广东房地产新开工面积.07万平方米,较年同期相比减少了.25万平方米,同比下降35%。
前三季度,广东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1.12万亿元,同比下降13.5%,其中,商品住宅投资下降13.5%;前三季度,全省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23.3%。(数据来源:广东统计局)
各项数据指标下降的背后可以得出的结论是:首先,新开工项目数量较往年有减少,随之而来的是建筑钢材下游企业用钢量的缩减;
其次,今年建筑钢材行情走势较差、市场情绪偏悲观、预期较弱等原因,终端企业多以按需采购为主,采购节奏放慢,因此整个市场对建筑钢材消化能力明显减弱。
为应对这一现状,区内短流程钢厂生产饱和度均较低,广东省内建筑钢材市场尚能维持供需弱平衡,而若北方资源大量南发,本地市场会无法消化而面临累库的风险。因此在本地市场对建筑钢材消费水平降低的情况下,北材加大南发量的可能性较低。
四、两广钢厂产能扩张
(数据来源:钢联数据)
10月份两广钢厂建筑钢材产量约为.96万吨,月环比减少19.08万吨;对比5年前同期,两广钢厂建筑钢材月产量增加26.41万吨。
从图5趋势线可看出,近5年来,两广钢厂建筑钢材受季节性影响波动较大,但总产量重心逐渐上移,即两广建筑钢材产量呈现上升趋势。
广西区域如柳钢、桂万钢,广东省如韶钢、金晟兰、德润等钢厂资源在近几年都不断扩张,区内钢厂建筑钢材资源供应量逐渐增加,粤桂闽地区资源流向日益紧密,广东省建筑钢材逐渐趋向自给自足,在一定程度上亦狙击了北方资源的南下
五、特殊环境下商家接货意愿低
从广州市场建筑钢材贸易商随机抽取10家作为样本对今年本地商家对北材接受度进行调研,从表2可知,今年本地贸易商接货意向明显降低,且接货商家基本为钢厂协议户。
据商家反馈,对北方资源接受度低的主要考虑到今年行业发展现状不佳,地产低迷、需求寡淡、资金紧张、行情萧条等原因导致市场商家心态均较谨慎,加上近期广东省近期疫情反复,后续行情走势尚不明朗,商家多保持“多做多亏,不做少亏”的观点,接北材做库存会增加较大风险,因此本地市场贸易商对北材的接货意愿有明显降低。
六、发运地供需矛盾缓解
近几年部分北方钢企采取搬迁、产能置换等方式缓解北方产能过剩的问题,加上能耗双控,限电限产力度加大,而今年由于行业亏损严重,钢厂自主减产比例增加,整体导致华北、东北等地区钢厂产量相对前几年有所下降。
需求方面,华北雄安新区建设,消化了一部分南发量,在供需矛盾缓解的情况下,北材南发量也就随之减少。
综合来看,在北方气温下降、市场交易停滞的情况下,冬季北方资源南发广东是必然事件,且11月份南发量会明显增加。
季节性北材南下不可避免,但由于南北价差缩小导致北材南发利润收缩、广东省内市场对建筑钢材消化能力降低、区内钢厂供应量增加、商家接货意向低等主动及被动的因素影响,北材南下难度或大于往年、总量或低于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