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是能工巧匠,也是最强大脑工人发明家

                            

原创朱海平、张晶晶档案春秋

本文约字

预计阅读需要14分钟

上世纪50年代,上海马路上行驶的燃烧木炭和沼气的公共汽车,是由公交公司的工人发明的。那个年代,无论是厂里的普通工人,还是劳动模范,大家都积极加入到了劳动竞赛、岗位练兵和发明创造的活动中。如今,在中国制造转向中国创造的时代,上海又出现了一批有匠心有智慧的工人发明家,他们不是科学家,没有傲人的学历,却像科学家一样钻研和执着,用辛勤劳动和聪明才智,为人们呈现了一个又一个充满脑洞的匠心智造。

公交师傅的节油绝活

新中国成立之初曾遭层层经济封锁,能源供应不足。各行各业百废待兴,公共交通因为汽油严重短缺而面临无法正常运转的尴尬局面,许多工厂只能用大卡车来运送上下班的工人。

为了应对这一困难,上海公交工人除了开木炭作为燃料的木炭车,还创造性地用沼气作为动力的土办法来驱动车辆。许多老上海人都记得:上世纪50年代初满街跑的公共汽车车顶上有个大包,里面装着的就是沼气,俗称沼气车。这虽不能称之为一个重大发明,但在那个一穷二白的困难时期,工人们能够改造汽车动力,也是件了不起的事了。

木炭公交车

沼气公交车

年以后我国自主生产了解放牌汽车,上海公交公司利用解放牌汽车改装成公共汽车。如何节约解放牌汽车的能源,修理工和驾驶员动足了脑筋,练就了一套绝活。

上海巴士公司退休工人杨猫虎神情自豪地说起当年:“我们司机每天跑的路线是固定的,慢慢就得出经验了。这条路有几个红绿灯,什么地方有个弄堂,什么地方转弯,什么时候经过学校门口要注意车速等等,都了解得清清楚楚。这一脚油门加下去以后窜到电线杆是没问题的,加到这个位置后,不会多加一点点。比较好的路面,我油门加下去觉得动力用不掉,机修工就把耗油器里的流量收掉一点点,比如说假如6克的,先收到5.9克,假如5.9克跑几天之后觉得还有多,再收到5.8克,就这样一点点地把流量节约了下来。”

用解放牌卡车底盘改装的公共汽车

(图源:巴士发布)

知易行难,何时踩油门,如何控制油门大小,又在何时关油门,氽车,通过惯性来增加运行距离,以达到节能的目的——这绝对是一项考验驾驶员本领的技术活。公交公司还不定期地开展技术比赛,以等量的油看谁能开出的站程远,来决出胜负。

“工人阶级当家作主,大家对节油普遍具有十分强烈的责任感。谁节油谁就是英雄,谁耗油谁就是狗熊,这成为一种风气了。”杨猫虎师傅说。

“抓斗大王”的码头技术革命

如果说解放初期身怀绝技的工人大都是学徒出身的老师傅或社会主义劳动竞赛中涌现的标兵劳模,那么随后产生的工人发明家,则是技校毕业或“上山下乡”归来的返城青年,因为时代原因他们耽误了学习,却在一线工作岗位上凭借着灵性和韧劲,学习技术、运用技术并自觉主动地改造技术。其中的典型代表当属包起帆。提起包起帆,很多人并不陌生,他在上海滩有个响当当的名号:“抓斗大王”。

他本是一名只有初中文化水平的码头装卸工,如果说他与别人有什么不同,那就是更爱动脑筋,更有一股闯劲。20世纪70年代末,他因病调入上海南浦港务公司机修车间,专门负责修理码头上的起重机。同时他还报考了业余工业大学读书。当时,码头的木材装卸仍要依靠工人下舱操作,即用钢丝绳把木材捆扎后,再用吊机起吊。这种粗放的作业方式,险象环生、事故不断。年,先后有3名年仅二十几岁的装卸工被木头压死,他们的年纪加起来还不到80岁。

这3名工友的不幸遇难深深触动了包起帆:“我想如果通过抓斗去抓木材,就不需要人工了,那么就没有危险了。我把这个想法告诉了一些同事,他们讲我肯定不行。为什么呢?原来码头的老师傅造过,造出来不能用;年单位工程师也搞过,可是也没成功。甚至有的人讲了:‘你包起帆如果能把大船里的木头全部用抓斗抓出来的话,我情愿从办公室爬到大门口,这段路程也不短,公共汽车一站路。’”

工作中的包起帆

面对前人失败的经历和他人的嘲笑,包起帆并没有放弃。在设计木材单索抓斗时,他意识到采用老的定点启闭机构不行,由于闭合点不在一处,木材抓斗有可能抓一大捆,也有可能抓一小根。为了解决这个难题,包起帆昼思夜想着怎样使抓斗在任意点上面都能打开和闭合。一天,他边想问题边摆弄着手里的圆珠笔,按一下,笔芯伸出来了,再按一下,笔芯缩回去了。他突然受到启发:抓斗不也是开一下关一下吗?这个笔芯伸缩的原理能不能移植到抓斗的启闭结构中去呢?于是他马上把圆珠笔拆开来,原料并不多,一个揿轮、一个转轮、一个弹簧。可是想来想去,却琢磨不出道理。工人的绝活就是这样,讲穿了很容易,难就难在谁先想到,谁先弄懂。

包起帆赶到上海丰华圆珠笔厂去请教,没想到一到大门口就吃了闭门羹。门卫说:“要买圆珠笔,门市部很多;要问技术,对不起,无可奉告。”包起帆想大概是没开介绍信的关系吧,过了几天他带着介绍信到了技术部,讲明请求,对方回答:厂长有规定,未经批准任何人不得外传图纸。

包起帆只好回来,先后请教了很多人,都没讲出什么名堂来。他不甘心,第三次前往丰华厂,直接找到厂长,讲明了来龙去脉。“那厂长蛮好的,叫技术科长让我看了一下图纸,我一瞄就全弄懂了。”

根据圆珠笔的伸缩机构原理,包起帆很快设计出了一种在任意点上都可以打开和闭合的木材抓斗。这个项目不仅荣获国家发明奖,还获得了美国国际发明展览会金奖。

经过几年努力,包起帆研发了一系列木材抓斗,从3吨到25吨有十几种,有单索的、双索的、四索的,也有电动的,使木材装卸全面实现了机械化。为此,工人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2.67倍,船期缩短了46%,特别是工人的安全得到了保障。

包起帆设计的抓斗

在上海港30多年的工作中,包起帆与同事共同完成了多项技术创新项目,在国内外获奖无数。他也从一名普通的码头工人成长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退休后的包起帆仍然在物流领域进行创造发明,发挥余热。他的发明新项目“基于星地交互物流实时跟踪装置及系统”,在年第43届日内瓦世界发明展上获得了金奖。这一发明利用智能手机构筑以跟踪与监控集装箱为目标的物联网,可使货主、代理、收货人随时了解物流状况,目前已经在一些国家的港口得到了应用。

“孔发明”心系安全技术

“倒车,请注意”“左转弯,请注意”……让大卡车“说话”的也是一位工人发明家,他的名字叫孔利明,雅号“孔发明”。这项专利是他在年研制成功的,目前已经发展到第七代“通用转向语音报警器”。

年,初中毕业的孔利明到上海崇明农场插队。6年后回城,进入一家运输公司。上世纪80年代初,上海宝钢向全国招工,他前去报名,被招入汽车运输部,成为一名充电工。

转眼就到了炎热的夏天,宝钢运输部多台进口车辆的空调恒温器竟然全部发生故障。当时市面上没有国产恒温器,如果要更换配件只能靠进口,大概要等半年。一下子整个车队处于半瘫痪状态。就在这时,一名驾驶员想起孔利明会维修电器,于是拜托他试试。孔利明花了一个晚上研究,果真把配件修复了,第二天装到车上,空调立马恢复正常。

消息不胫而走。孔利明至今还记得那个改变他命运的下午:“我工作的充电房门口排起了长队,像专家门诊一样,一百多号人手里都拿着一个方盒子,都得让我修。我说我是充电工,领导经常教导我们,不在其位,不得谋其政。我要是帮你们修了,我就违反厂纪厂规了。”

领导得知情况后,立马到人力资源部,一天之内就拿来一张通知,任命孔利明为电器修理工。没过几天,领导又一次到人力资源部办手续,并召集整个车间开会,宣布孔利明为运输部维修作业区的大班长,有权指挥和调配人手。孔利明受到极大的鼓舞,带领工友一个星期就把多台车辆的空调全部修完。

孔利明(左二)带领同事们开展科技攻关

“这件事让我想起了来宝钢报到的那一天人力资源部部长讲的一句话。他说:‘来自全国各地的领导干部和技术人员,你们来到宝钢,都站在一条起跑线上,发令枪响起之后,谁跑得快,我就用谁。’这就是宝钢的用人机制和办事效率,那时候全中国还没有哪家企业有这样的魄力。”孔利明说。

宝钢为孔利明提供了施展拳脚的天地,孔利明从此在发明创造的道路上一往无前。

据不完全统计,孔利明从事汽车电器维修工作的30余年中,共提出合理化建议条,实施条;完成科研项目14项;解决进口重型汽车的疑难杂症个;获技术秘密5项和先进操作法1项;共创造经济效益余万元。

不仅如此,他还是全上海获得国家个人职务发明专利最多的人。最高峰的时候,平均每个月就有一项发明专利诞生。在宝钢,有专门的陈列室用来摆放他的这些荣誉与专利证书。

孔利明所在的宝钢运输部担负着安全运输钢材的重任,所以孔利明发明的项国家知识产权授权专利中,三分之一以上属于安全类的技术。

“我非常重视安全技术,我感觉这是我们中国现在特别要抓紧和强调的重点。我做过一个实验,给一个30安培的保险丝加载了80安培的电流,结果保险丝没烧,线全烧起来了。保险丝根本起不到保险的作用,你说这能不发生电器火灾吗?有时候,马路上好好的一辆车会自燃,为什么?我们的熔断器不到位,造成了短路。熔断器的检测仪,我们国家还没有,所以我就自己设计做了一台。把那些正规的和伪劣的保险丝混在一起,马上就能检测出来。”

“剪刀手”王军“倒垃圾”也能出专利

王军,上海市十大工人发明家之一。与孔利明一样,他原是宝钢一名普通的辅助工,在生产一线完成了人生的“逆袭”。

年,王军高考失利,没能考进大学,被分配到了宝钢技校。“那是我脱胎换骨的两年。在这两年中,我们单周学理论,双周学技能。钳工的十八般武艺,一样样实践过来。这对我来说是非常丰富的养分。”王军回忆道。

毕业后,王军分配到宝钢热轧厂热轧精整线剪刃装配班,这是个辅助工种,劳动强度大,还得经常加班加点处理生产中出现的问题。有人替王军感到可惜:他学习成绩这么好,却被分配到剪刃组,或许这辈子只能做一个普通工人了。

工人发明家王军

但是在别人看来冷冰冰的剪刃装置,在王军眼里却有着鲜活的生命,提高剪切质量就能生产出更加优质的产品。王军进入剪刃班后,以最短的时间从师傅那里学到了所有应该掌握的知识。

剪刃对于精整工艺来说,是使用频率最高的工具。剪切不同的厚度、不同的材质,对剪刃的重合量和间隙都有不同的要求,而更换剪刃的速度与更换之后的剪切效果,常常是组装方和生产方的矛盾焦点。一次,作业线更换剪刃后,发现剪切后的钢板端部出现轻微毛刺,组装人员几次调整剪刃间隙,效果仍然不好。正当大家束手无策之际,王军来了,他走上导板台,仔细观察,随即动手调试。没多久再试着剪切,神了!剪出的钢板端部平滑漂亮、完全合格。生产操作人员都跷起了大拇指。组装方信服却又略带迷惑:怎么问题到了他手里就这么简单?

如果说这次小试牛刀的成功得益于王军平时爱琢磨肯动脑、技高一筹,那么有一件事则让他从此后更加自觉、更加执着地走上了创新的道路。

一天晚上,王军正和女儿在家里看电视,临时接到加班通知,只好匆匆离家。等他夜里回家后,发现女儿蜷在床上,既委屈又害怕。王军心疼地想:加班是因为工作效率不高,所以才占用劳动力。怎么解放劳动力呢?只有通过优化改进技术,提高工作效率,这样才能节省时间。换句话说,就是让自己“下岗”,然后重新去上岗,去做更有价值的事情,也能为企业创造更多效益。这就是他当时最质朴的想法。

秉持着这一信念,王军的第一个创新成果“飞剪剪刃快速更换法”诞生了。以前更换一个剪刃,两个人需要一个半小时,采用王军的操作法后,一个人只用半个小时就行了。剪刃组装的每个岗位由原来的四人变为一人,而且再也没有出现过加班的情况。

20世纪90年代,下海经商的浪潮风起云涌,王军却利用业余时间在同济大学读了整整8年的夜大,取得了“机械设计制造与自动化”专业本科文凭。系统全面的学习让他对技术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创新灵感也不断迸发。

在宝钢流传着一个王军“倒垃圾居然倒出专利”的故事,说的是王军的一项发明消除了热轧吊装工业垃圾箱存在的安全隐患。

王军说起这项发明的初衷:“有次我看到我们的一名八级钳工,岁数很大了,爬到3米多高的自卸车上面吊钢丝绳挂钩,我不禁为他捏了一把汗。这个老同志哪天眼花不注意,或者下雨天脚一滑,从高处摔下来的话,后果不堪设想。”

王军立即运用所学到的机械专业知识,结合两张式铰链周转箱的结构特点,对专用工具进行两个方面的设置,把单绳吊卸设定为长短绳组合设置和短绳吊环的钩式设置,实现了吊装中的自动脱钩,再也无需用人工进行脱钩、挂钩的危险性操作,达到了操作顺序衔接流畅和安全平稳的目的。这项技术最后获得了专利。

在热轧生产线摸爬滚打20多年,王军创造的技术革新成果达项,获得国家受理或授权专利的发明项,年经济效益超亿元。

上海工人追求“工匠精神”的优良传统代代相传

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与敢为人先、勇于创新的激情和热情,是上海工人发明家们的独特气质。他们不仅通过创新解决了工艺或设备存在的缺陷,还创造出众多实用性技术。他们用傲人的成绩证明,工人不只是流水线上的“螺丝钉”,还可以成为生产线优化升级的引领者。他们也用亲身经历表明,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也能够用自己的双手改变命运,甚至为社会创造奇迹。

致敬劳动者,祝大家“五一”劳动节快乐!

(本文由“档案春秋上海广播电视台《上海故事》栏目联合呈现)

杂志编辑:王良镭

新媒体编辑:秘薇

排版:王冰倩

本刊稿件均为原创,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如需转载请联系“档案春秋”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47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