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
年,全国粗钢产量.3万吨,同比下降2.8%,上年为增长5.2%;钢材产量万吨,增长0.6%,增速同比回落7.1%。据海关统计,钢材出口万吨,增长24.6%;进口万吨,下降29.5%。铁矿砂进口万吨,下降3.9%。
我国作为全球产钢大国,虽然年粗钢产量同比下降,但仍占全球粗钢生产总量的52.9%,统领着全球钢铁生产的半壁江山。与我国情况正好相反的日本、韩国、美国、德国等国家则在年的粗钢产量得到了明显的提升,其中日本粗钢产量提升至万吨左右,同比增长14.9%;美国万吨,同比增长18.3%;韩国万吨,同比增长5.2%。以上几个国家在年受疫情影响后,各主要发达国家经济皆受到了不同程度的重创,年得到有效提升,形成了“低基数基础上的经济快速恢复,报复性增长”的现象。
那么,我国作为全球产钢、钢材出口的大国,过去在国际市场上究竟扮演着怎样的角色,未来又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接下来笔者将通过各个角度进行深度剖析。
二、历史上的中国钢材进出口情况
1、我国近十几年钢材出口情况
从我国钢材近十几年出口情况看,年~年,我国钢材出口量整体处于上升状态(除年受金融危机冲击,年钢材出口量陡然下降外),增长最快的当属年和年,同比分别增长了%和%,年我国成为钢材净出口国。年~年我国钢材出口量呈下降趋势,其中年钢材出口下降幅度最大,同比下降了30.5%,但仍为全球最大的钢材出口国。
2、我国近十几年钢材进口情况
从我国近十几年钢材进口的情况来看,我国钢材进口持续处于较为平稳的数量级,年在全球疫情爆发之际,率先抗疫成功的中国在海外钢材需求急剧降低,海内外价格倒挂的情况下,大批量进口海外低价资源,钢材进口量大幅增长64.5%。进口品种包括热系板材以及方坯、板坯等半成品。年,全球经济开始逐步恢复,钢材进口量恢复至疫情前正常水平。
3、我国钢材出口主要品种
从我国钢材出口品种构成来看(以年为例),我国钢材出口主要以板材为主,约占出口总量的68%;其次棒线材及管材,约占总出口量的12%,11%。
由此可见,我国钢材出口以板材为主,长材为辅。根据Mysteel市场调研得知,我国板材出口主要依靠价格优势取胜,在海外市场并不能跻身高端产品的行列,所以板材出口量在全球始终排在首位。而长材则以直供海外一带一路项目为主,实际市场流通并不多。
4、我国钢材进口品种构成
5、我国出口目标国构成
从我国出口目标国构成情况来看,我国钢材主要输出地位韩国、越南、菲律宾、泰国等地,其中韩国及越南由于当地加工厂较多,除当地小部分消耗外,转口贸易占大部分进口量。因此韩国、越南、菲律宾等地进口品种基本以板材为主。虽然近几年进口量稍许有所减少,但从量级上来看仍为中国最大买家。
6、我国进口来源国构成
从我国钢材进口角度来看,我国为日本、韩国、中国台湾等地主要买家,根据Mysteel港口实地调研了解,我国钢材进口主要包括热卷、中厚板、管材等钢铁产品,多以附加值较高的品种为主。其中,中厚板、管材主要来自日本新日铁;热轧板卷主要来自韩国Posco及中国台湾中钢集团。
三、我国钢材进出口大事件解读
1、出口退税的调整
年8月1日起,取消全部钢铁产品出口退税,此时全部钢材出口将不享有退税政策。
年5月1日起,取消部分钢铁产品出口退税。第一轮退税调整涉及了全国86%的钢铁产品及65-70%的出口体量,但具体影响各品种有所不容。
年3月20日上调钢材出口退税税率至13%,包括部分热轧不锈钢带材、部分冷轧不锈钢带材、部分不锈钢丝等
年11月1日将现行15%和部分13%出口退税率的货物提升至16%,9%的提至10%,其中部分提至13%,5%的提至6%,部分提至10%。对“高能耗、高污染、资源性”产品和面临“去产能”任务的产品出口退税率维持不变;
年7月31日下调出口退税税率,原适用于17%出口退税的货物调整至16%,原适用于11%的出口退税货物调整至10%;
年7月15日取消部分钢材出口退税;(年6月22日发布通知)
年6月1日上调部分钢铁制品出口退税率到9%;
年4月15日部分特种钢材及不锈钢板、冷轧等76个税号,出口退税率降为5%;另外83个税号的钢材取消出口退税
年4月1日第四次调整对部分钢铁初级产品,停止执行出口退税政策主要为生铁、钢坯等钢铁初级产品。
年9月15日钢材出口退税率由11%降至8%。包括热轧花纹板、热板、冷卷、镀锌板等
年11月1日铁合金、生铁、钢坯等30项钢铁产品加征10%出口关税
年1月1日调整出口退税率退税率为15%的钢材及制品,其出口退税率一律调低到13%
年第二次调整,提高部分产品退税率至5%、11%、13%、17%四档。此后外贸出口连续三年大幅增长,但带来了财政拖欠退税款的问题;
-年第一次大幅调整出口退税,由原来的对出口产品实行“零税率”调整为3%、6%、9%三档;
年钢材出口退税率确定为为17%中国新税制实施
根据以上各税务政策调整时间区间内,我国钢材进出口量皆出现不同反应。以年为例,出口退税政策自传言、猜测以及到后来政策落地,皆出现了大幅放量以及落地后缩量的情况。因此,我国在“双碳”政策加持下,钢材出口受退税调整影响较深。
2、海内外价格走势
以热卷为例,从-年全球热轧板卷价格情况来看,我国热卷出口在国际市场上大部分时间段内都具有一定程度的价格优势。全球价格自年至年期间较为稳定,各国市场均保持在-美元/吨左右波动,年全球市场受疫情影响,全球供需错配,价格开始不断攀升,至年5月份到达最高点的~美元/吨左右,一年期间内上涨达到%以上。海内外价差在年年中出现倒挂后,中国热卷连续三个月历史首次出现净进口的情况,因此,中国热轧板卷进出口的影响因素主要在于价差,从目前形势来看,海内外价差重新回归,且保持在50-美元/吨左右,但在中国“双碳”政策下,我国热轧板卷出口或将持续减量。
从年全球热轧板卷价格情况来看,在年初价格维稳后,在全球终端行业大复苏的前提下,热卷需求开始逐渐回暖,价格也随之水涨船高,至五月份中国热系产品退税取消后,中国热卷在国际市场完全丧失价格竞争力,海外买家开始将目光转移至独联体及日韩地区,在全球供需错配的情况下,各地区价格同步上涨。
六月份在中国内贸市场冲高回落后,出口价格也一路走低,海内外价差开始回归至正常水平,但受中国“双碳”政策影响,我国热卷出口受阻,即使价差存在出口量也开始逐步走低,且未来或将持续保持低位。
3、全球海运费巨幅震荡
2月21日,BDI指数上涨78点至点,涨幅4.12%。其中,波罗的海好望角型散货船运价指数(BCI)上涨点至点,涨幅10.39%,好望角型船平均日租金增加美元至美元;波罗的海巴拿马型散货船运价指数(BPI)上涨66点至点,涨幅2.78%,巴拿马型船平均日租金增加美元至美元;波罗的海超灵便型散货船运价指数(BSI)上涨17点至点,涨幅0.73%。
年及年,受全球疫情影响,大批量集装箱及货运船无法靠岸,导致海运市场集装箱及散货船可用资源大幅度减少,海运指数也从最初的点左右大幅上涨至年年末的接近0点,海运价格也大幅攀升,直接影响大宗商品国际贸易。
本轮海运价格自2月7日开始反弹,至今已上涨38.1%,突破点。本轮运价大涨也与独联体地区国家地缘冲突有关,独联体国家是谷物和煤炭的主要出口港,对中小型散货船运价影响很大。如果冲突升级,中国、中亚、阿拉伯与北非等谷物需要转从南美进口,航程大幅拉长,运价涨幅将会更高。
德路里(Drewry)此前也警告称,地缘冲突升级的话,将会导致散装航运费大幅波动。Drewry表示,过去几年来,独联体已成为散装原材料的重要出口国,俄罗斯主要出口煤炭、谷物、钢铁制品以及肥料,乌克兰则是谷物、铁矿石及钢铁制品的重要出口国。Drewry报告称,每个月都有超过艘散货船赴俄罗斯、乌克兰港口载货,冲突升级、导致出口至少遭受影响一个月以上。
四、未来我国钢材进出口格局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出口方面来看,近期全球钢铁价格整体呈现趋弱态势,海内外价差进一步缩小,海外市场的买家正逐步将目光转移至部分东南亚、东亚国家产品。从以往惯例采购全球低洼地区资源转向质优价廉的产品。在我国国内“双碳”政策加持下,钢材出口势必将由以前的以价格取胜转变至以产品质量取得优势,向高附加值产品出口为主的方向前进。
进口方面来看,我国在实行“双碳”政策的同时也在大力鼓励钢材半成品以及初级钢铁产品进口,在对钢坯、生铁取消进口税,废钢解除进口限制的情况下,我国未来半成品进口或将成为我国钢材国际贸易的中坚力量,净出口在未来几年或将持续降低。
五、总结
从目前海内外市场情况来看,我国钢材价格或将持续稳定在近期价格区间内,但由于海外地缘冲突以及需求逐步减弱,同时累加出口成本大幅度提高的情况下,我国钢材出口量或将持续走低,虽然近期有部分钢厂及贸易商有抢出口的情况发生,但并不能长时间持续。
因此,虽然年钢材出口量恢复至疫情前水平,但从我国对于钢材出口的限制以及对钢铁半成品进口的鼓励前提下,预计我国年钢材出口或将减少至-0万吨左右,并在未来持续减少,直至万吨以下;进口逐渐增加至万吨左右。